法顶禅师
被称作当今时代精神导师的法顶禅师1932年出生于全罗南道海南郡。木浦商高毕业后,进入全南大学就读商科。大学三年级的时候, 目睹韩国战争的惨状,开始苦苦思索生与死的艰深课题,毅然踏上了追求真理之路。
1955年,法顶禅师投奔五台山,路遇大雪不能前行,故转而前往首尔的禅学院。因缘际会在此遇到当代禅僧晓峰大师。与晓峰大师长谈之后,当下决定剃度出家。 隔日,法顶禅师来到位于统营的弥来寺,开始了恪遵行者远离俗世的生活。 1956年7月接受沙弥戒之后,住进智异山双溪寺塔殿潜心修行。
之后,法顶禅师在海印寺禅院、江原地区继续修行, 1959年3月在通度寺律师的主持下受比丘戒, 1959年4月毕业于海印寺佛教经学院明峰和尚主讲的大教科。 之后在智异山双溪寺、伽倻山海印寺、曹溪山松广寺等寺庙修禪安居。曾任大韩佛教曹溪宗官方报纸评论委员、主笔,东国大学译经院委员、松广寺研修院院长、普照思想研究院院长等职。
1994年,法顶禅师倡议创建了市民团体"清澈芬芳"。吉祥华菩萨早在80年代末就发愿要将位于城北洞的豪华料亭"大苑阁"无条件赠送给法顶禅师,但法顶禅师一再拒绝。 直到1997年12月,为使"清澈芬芳"运动更好地持续发展,法顶禅师接受了这一布施,将大苑阁改建为"清澈芬芳"主道场吉祥寺,并担任会主。
2003年12月,法顶禅师辞去会主一职。2004年获"大圆赏"大奖。2010年3月11日在吉祥寺圆寂。
法顶禅师著有法文集、随想录等40余部。这些记录着法顶禅师生活点滴、
饱含纯净澄明精神的著作启示读者为什么而活着、应该向哪里前进。
禅师的代表散文集《无所有》 提出的"无所有"这一概念,已经不再仅仅具有字典上的含义,
而是作为一种"无所有精神"植根在了现代人的心中。